雖然2014年我國無縫鋼管廠市場價格屢創新低,但在受益于鐵礦石、焦煤等主要鋼鐵爐料價格的斷崖式下跌,成材跌幅遠低于原材料跌幅,使得今年我國鋼鐵生產企業盈利狀況明顯好轉,其中大型民營鋼廠仍是盈利主力軍。這也表明,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降,對于我國鋼鐵生產的成本下降和提升盈利能力有明顯的作用。今后,我國鋼鐵企業還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環保政策、國家對于鋼鐵等嚴重過剩行業的調控會更加的嚴厲,抽貸、減少和控制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信貸門檻繼續提高等,進步阻斷不合格鋼鐵企業的外部資金輸血渠道,加上行業內部自我造血功能不足。
相關機構分析人員認為,根據新數據,12月上旬國內重點企業無縫鋼管廠日產量又稍有增加,這點需要特別注意。如果鋼市“供強需弱”的趨勢進步強化,再加上年末資金面比較緊張,鋼鐵業就會再度感受到較強的壓力。由此預計,這輪鋼坯價格的大幅下跌將不利于原料市場,特別是礦價未來的走勢將受到抑制,這也使得鋼材市場方面更顯利空。不過,經過此輪下跌,市場在低位補庫的需求也可能增多,因此不排除短期內鋼坯市場有價格小幅反彈的情況出現。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這決定了鋼鐵行業也必須進入發展的新階段。“未來無縫鋼管廠行業必須進入生產總量趨于穩定、基本不再增長,過剩產能逐步化解,企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新階段。”吳溪淳說。同時也要認識到,新階段必須著力解決阻礙鋼鐵行業發展的“頑疾”。重要的還是要堅定不移地化解過剩產能,調節市場供大于求矛盾,使無縫鋼管廠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發展新階段,決定了中國鋼鐵行業也必須進入由鋼鐵產能和產量不斷增長轉為鋼鐵生產總量趨于穩定、基本不再增長,產能不再增加、過剩產能逐步化解,無縫鋼管廠企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發展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新階段。